近年來,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林業和草原局立足生態建設,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圍繞林草改革有進展,國土綠化質量有提升,生態修復治理有突破,森林資源保護有加強,生態產業發展有創新的目標要求,全力推進林草重點工作。
全面推行林長制(試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相關意見和實施方案,建立完善地方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全域覆蓋、源頭治理保護發展林草資源責任體系,縣、鄉(鎮)等分級設立林長。2021年年底前完成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級林長制改革石屏縣試點,為全州范圍內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提供經驗。
大力開展國土綠化。堅持科學、生態、節儉綠化,堅持數量、質量、存量、增量并重。實施珠江防護林工程6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2.19萬畝、國家儲備林0.4萬畝,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圍繞異龍湖流域生態保護和林草質量精準提升,實施異龍湖北岸面山示范林建設800畝,南岸面山生態功能恢復工程林草修復500畝、楊梅園休耕200畝,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強力推進森林督察。深入推進以“三個全覆蓋”即森林監測、核查、執法全覆蓋為主題的森林督察及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核實疑似圖斑680個,開展林草系統重點領域、重點地區整治,有效遏制毀林開墾、蠶食林地現象的發生,平穩收回林地、恢復植被。
繁榮發展生態產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思路,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加快中低產林樹種替換工作。規范化、分階段、有計劃的完成桉樹替換0.2萬畝以上,種植濕地松、濕加松菌根性食用菌仿野生人工繁殖種植項目,改善林分質量,打造規;a業基地,有效恢復生物多樣性功能。
推薦閱讀:
寧夏石嘴山星海湖南域濕地生態修復初見成效
湖北襄州區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
武漢青山區兩大生態工程造就綠色十字軸
生態文明結碩果 塞上明珠綻新顏
(來源: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